內容來自sina新聞

蓮-升片區留守戶想住的可繼續住

  區委書記區邦敏稱該片區原來自然形成的業態不會強改

  南都訊記者陳惠婷通訊員梁曉瑜 昨日,禪城區委書記區邦敏就蓮-升片區概念性規劃向佛山民間文博專傢、草根商傢征詢意見。接下來,禪城將成立民間專傢咨詢委員會,搜集梳理該片區的民間意見和資料。區邦敏說,這個片區原有自然形成的業態不會強改,想繼續住未簽約戶"讓他們繼續住"。

  將建民間專傢咨委會

  這是繼10月30日之後,概念性規劃第二次征詢文博專傢的意見。大多專傢希望佛山傳統文化內涵能夠在該片區找到依托,其中,粵劇、武術、南獅、美食被提及最多,而瓊花會館復建成為熱度話題。

  "瓊花會館建在梁園旁邊,我不贊同",佛山本土作傢任流認為瓊花會館應當在原址地大基尾復建。據介紹,"瓊花會館"建於明代中葉,是廣東最早的粵劇行業組織,該館址設在佛山大基尾,藝伶從會館附近的水涉上落戲箱,乘船到各地演。清朝咸豐年間,粵劇被禁,會館被毀。近年來,民間對於重建會館的呼聲愈高。

  "還沒想好之前,寧願不要動",佛山市原博物館館長梁國澄說,瓊花會館復建,建築要經得起考究,還要跟廣州、香港粵劇連接、互動。而專門為瓊花會館做研究七八年的文博專傢鄧光民說,雖然原始面貌沒有圖片,但經過考察、研究,其已心中有譜,希望能夠為復建出力。

  "要建一個民間專傢咨詢委員會,"區邦敏逐個聽取建議後說,他這兩天將首次專傢咨詢會的筆錄都翻看瞭,還到培德裡、大基尾等幾個點走訪過,覺得很有意思,他說,蓮-升片區的規劃請太多高端規劃專傢沒有用,"隻有本土民間文博人士才能'治'好這個地方",要成立委員會激發民間專傢、市民以及商傢的參與熱情。

  片區現有肌理不會動

  據悉,《佛山城市中軸線老城區段若幹地塊概念規劃》(即蓮-升片區)最早發佈於10月17日,規劃區的功能結構分為"一軸四區"。"一軸"為升平路-筷子路,設想為"騎樓特色商業街";"四區"從北至南分別為"汾江旅遊風貌區"、"會館文化區"、"特色休閑街區"以及"商業配套區"。

  目前,規劃細節未有眉目,而不少留守居民、商鋪著急想知道,新規劃出爐的話,他們還一定要搬嗎?已經形成口碑、保留較完好的錦華路"眼鏡一條街"會被其他業態取代嗎?

  對此,區邦敏昨日回應說,片區的街區肌理會保持原樣,自然形成的商業業態不會硬去改變,"不是生造一個新的東西,要讓市場介入。"對於希望繼續居住的未簽約戶,區說,"就讓他們繼續居住,不要把人趕走"。
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3-12-05/08513779354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ldreelean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